
1).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
2).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 500 万元
3).近 3 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40 万
地方交易场所和私募基金领域将持续迎来严监管。
证监会9月30日消息,近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简称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和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处置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相关领域前期工作成效和经验,研判当前形势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监管会议要求,继续做好“伪金交所”整治工作,坚决刹住地方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滥发融资产品行为;并且,坚决出清“伪私募”和异常经营机构,净化行业生态。
坚决刹住地方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滥发融资产品行为
会议认为,经合力清理规范,地方交易场所、私募基金领域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会议同时指出,当前上述两个领域的存量风险仍有一定规模,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地方交易场所责任落实存在一定温差落差,重点类别交易场所风险有待化解,部分地区仍有大办金融交易场所的冲动,存在金融泛化,缺乏商业模式,先天不足和监管缺位并存,存量交易场所过多、过乱,“小散弱”问题依然突出。私募基金整体合规水平有待提高,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会议要求,深入推进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工作,必须深刻认识交易场所违规展业风险的本质和危害,坚持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整治和风险处置,巩固金交所专项整治成果,强化产权交易场所违规金融活动专项整治,继续做好“伪金交所”整治工作;压缩交易场所总量,控增量、压存量,补上制度和工作短板,高度警惕风险苗头,不断完善长效机制;以整促治,坚决刹住地方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滥发融资产品行为。
深入推进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必须一手防风险、一手促发展。加强地方研判把关与基金业协会管理人登记备案有序衔接,引导行业机构不断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坚决出清“伪私募”和异常经营机构,净化行业生态;不断优化行业服务,为合规诚信机构展业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功能作用。
事实上,从去年12月开始,治理相关产品不规范情况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官网发文《联席会议部署开展金交所现场检查工作》提到:
一是不得为发行销售非标债务融资产品提供服务和便利,严控新增、持续压降各类非标融资主体的融资业务;
二是禁止金交所为房地产企业(项目)、城投公司等国家限制或有特定规范要求的企业融资;
三是严格落实不得直接或间接向个人销售产品、不得跨省异地展业的底线要求。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章直指以金交所、地产公司或者城投公司、三方财富公司为链条的非标融资通道,清理非标融资和非标定融产品已成趋势。
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清查定融产品的情况,但是一位从事城投类金融产品业务的工作人员表示,还是要警惕定融产品的“变体”,“从监管来看,现在禁止金交所为城投平台提供融资服务,也不允许向个人投资者提供定融产品销售,一些地方已经定性为非法集资,城投定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定融产品是否可以投资?
对于现阶段而言是否还有定融产品可以投资,有业内人士认为:
首先要综合考虑所在地区所在融资平台的实力,比如,如果所在区域经济发达,GDP超过3000亿的地级市,这种地方政府再融资能力强,银行、信托、融资租赁有一定的授信额度。同时,要重点考察地方政府负债率,显性债务不能超过30%,最好在25%以下。
其次,融资频率不能很高,最好是非经常融资区域,或者首次定融融资区域。定融项目的融资方必须是当地最主要的城投公司,最好是国有独资。最后,要看产品是否有抵押物,虽然抵押物的变现不一定很容易,但是有了抵押物,融资方的违约成本就会变高。
(信息来源:用益网络)